分析
中国通信卫星行业分析 通信卫星 5g或成为行业发展新焦点-凯发游戏
目前,国内通信卫星行业下游需求主要是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和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客户主要是电视台、海洋事业、国防、偏远山区、灾备等。2021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达到757.7亿元,其中细分领域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614.9亿元,卫星固定通信服务
2022年上半年,随着星链系统在实战中的成功应用,促使全球范围愈发重视通信卫星的战略地位及产业建设。全球各国政府及军方纷纷出台空间战略并形成国际合作,商业卫星通信与军事国防呈现更为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低轨小卫星加快部署和应用。在全球卫星通信产业链中,垂直化产业模式优势继续带动行业整合,头部企业的持续扩容不仅加剧了卫星通信的频谱之争,也加速了行业垄断的形成;此外,星地融合商业化趋势逐渐显露,空间激光通信也日趋成熟,都将进一步加快卫星通信“无处不在”的全球服务能力生成。
通信卫星是人造卫星的一种,是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通信卫星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通信卫星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和电视等信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约可覆盖40%的地球表面,使覆盖区内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通信站能同时相互通信。在赤道上空等间隔分布的3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可以实现除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近年来,多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法规、设立专门机构等方式加强自身卫星通信产业建设。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正式成立太空司令部并发布《国防太空战略》整合军事、商业和民用卫星通信资源;韩国拟建设独立的航空航天机构,综合管理民用和军用航天项目,重点提出通过产业的集群化管理来发展本国的太空与卫星通信产业。
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国内外通信卫星技术发展及应用调研报告》。
当前地面第五代移动通信(5g)在全球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也成功进入商用,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的融合(星地融合)成为卫星通信行业新热点。包括3gpp、itu在内的标准化组织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研究星地融合的标准化研究工作,针对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融合的问题,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了星地5g融合的4种应用场景,包括中继到站、小区回传、动中通及混合多播场景。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到2020年我国北斗三号系统提前半年全面建成,再到2022年2月27日,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一箭22星,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卫星发射大国,卫星产业正处于健康、快速的发展时期,卫星应用逐步落地。
截至2021年底,我国当年通信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7颗,在轨通信卫星数量达到71颗。目前,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射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例如,2022年5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22年一季度我国银河航天已有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已从其自主建设的卫星研发产线下线准备发射。我国通信卫星行业内企业的通信卫星技术不断进步、产能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内,我国通信卫星在轨数量将快速增加。
目前,国内通信卫星行业下游需求主要是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和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客户主要是电视台、海洋事业、国防、偏远山区、灾备等。2021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达到757.7亿元,其中细分领域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614.9亿元,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113.0亿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29.8亿元。
目前,卫星通信与5g网络的融合业务仍处于商业化初始阶段,虽未进行大面积推广,但已成为行业发展新焦点。卫星通信运营商和电信公司对更高吞吐量、更广覆盖范围和动态优先级的需求很可能会继续推动混合卫星和地面通信功能进入一个无缝、无处不在的网络架构,加快卫星通信在6g网络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卫星到设备直接通信的实现,也将推动价值链从基础设施运营商转移到推动商品化的分销提供商,将可能是卫星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之一。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国内外通信卫星技术发展及应用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