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十年增长42倍 生态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凯发游戏
从国际视角看,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与生态系统相伴而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跨区域的复杂属性,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这一特征在20世纪后期表现得愈加突出。
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十年增长42倍
今天(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闭幕会后,“党代表通道”再次开启。
二十大代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副主任 农业推广研究员祁洪芳:我是来自青海的一名生态保护工作者。青海湖是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那里只有一种鱼,就是青海湖裸鲤,也叫湟鱼,曾经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被列为濒危物种。十年来,我们对裸鲤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保护,资源量增加到十万多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如今,青海湖这颗高原“蓝宝石” 呈现出鱼鸟翔集、碧水蓝天的生态美景。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的生态是一年比一年好。
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折
过去十年,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折 。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面积增长了7.1%,达到2.27亿公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里的星星回来了,水更清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中国人的手中加速绘就。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介绍,“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我国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中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雾霾天气多发、城市河道水体黑臭、“垃圾围城”、土壤污染、危废处置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远。城市环保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央环保督察的推动下,各省相继关停了很多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的“小、散、乱、污”企业。石化、钢铁、有色、化工、煤炭、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污染治理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政府投入、居民的宜居环境需求、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对大气污染防治、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的投资需求巨大,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环保产业应当也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需要。
气候变化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翟青当天指出,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所作的承诺目标,同时,积极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生态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生态环境部昨日通报了2022年9月和1—9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9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0%,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2.2%;pm10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4.3%;o3平均浓度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0%;so2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5%;no2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6%;co平均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1—9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o3平均浓度为1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9%;so2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no2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co平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生态环境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国内外生产环保产品的企业大量涌现,环保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和增强中国环保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是摆在各级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界面前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是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以来,环保产业虽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当前环保"督察高压"步入常态化,环保产业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助推增加环保产业投资,降低环保企业经营成本;国企改革再出发,纷纷布局环保产业,加速行业整合,环保产业正向品质化、集中化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环保投资规模来测算,预计2026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最高可达到2.5万亿元,最低也可以达到2.23万亿元。
"十四五"发展规划,节能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不断被提高,节能环保不仅是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生态文明已经上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并列"五位一体"的国家政策高度,前所未有。
生态环境行业格局
近两年国家对环保政策趋严,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从而推进环保产业市场化发展。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上,城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以中国各省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例,总体上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海南等省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相对较高,而吉林、黑龙江、湖南等省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相对偏低;另一些省区如新疆、云南、山西、甘肃、安徽、湖北的城市,表现为污水处理率较高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偏低,而天津、广东、广西、贵州和青海的城市,则表现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高而污水处理率偏低。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标准也将进一步加严——“十四五”期间,多个领域和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将迎来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修订的国家、地方两级生态环境标准总数,在十年前基数上分别增加79%和331%,国家标准增加近80%,地方标准增加了3倍以上。生态环境标准是落实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技术支撑。
未来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高
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及经济稳定增长,我国环境保护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行业并购重组的推进,未来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高。
受疫情防控等影响,城市环境设施运行和环卫服务项目成本激增,环保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但在国家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条件下,长期来看会对生态环保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受疫情影响,2020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规模大约在1.6万-2万亿元,随着市场需求的继续释放,2021年环保产业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2025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有望突破3万亿元。
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生态环境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